315晚会曝光翻新卫生巾事件:黑色产业链背后的行业之痛

2025-03-15


2025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揭露了卫生用品行业的惊人黑幕——位于山东济宁梁山县的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通过回收知名品牌残次品翻新售卖,构建起一条从工业垃圾到消费终端的黑色产业链,涉及全棉时代、苏菲、嫚熙、Babycare等十余个母婴及卫生用品品牌。


一、隐秘的"垃圾淘金术":从废料到暴利商品

该公司以"废品回收"为幌子,以260-1400元/吨的价格收购本应被切碎销毁的残次品,经人工筛选出外观完整的"二等品"后,通过敲打恢复蓬松度、更换包装等简单工序,以7000-8000元/吨高价转售,利润率高达400%-3000%。在曝光的仓库中,堆积如山的垃圾中可见麦酷酷婴儿拉拉裤、自由点卫生巾等产品,工人徒手操作,无任何消毒设备。


二、腐败共生的产业网络

1. 内部腐败链条:通过贿赂品牌企业员工(每吨加价100元,另付3000元/车"好处费"),获取未切碎的不合格产品;

2. 双重盈利模式:  

   - 筛选后的"二等品"通过电商平台以"厂家直销"名义销售,某网店单款安睡裤销量达5.7万件;  

   - 剩余垃圾经粉碎后制成木浆、吸水树脂等原材料,以3000元/吨售予下游厂商,用于生产成人纸尿裤等产品,违反GB 15979-2002禁用回收料的规定;

3. 法律规避手段:要求客户签订"禁止二次销售"协议,建立责任防火墙。


三、触目惊心的行业现状

- 企业基数庞大:全国3.8万家卫生巾相关企业,广东(3800家)、山东(860家)、河北(820家)为聚集地;

- 监管漏洞明显:14.69%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3.45%受过行政处罚;

- 资本操盘痕迹:涉事公司注册资本从100万骤减至1万元,或为规避风险。


四、监管与品牌方的双重失守

1. 生产端失责:正规企业未严格执行残次品切碎制度,暴露出质量管理体系漏洞;  

2. 流通端失控:电商平台对"三无产品"审核缺失,如虚构的"如沐春风卫生用品有限公司"产品长期流通;  

3. 执法滞后:梁山县市监局在晚会曝光后才紧急赶赴现场,反映日常监管缺位。


五、消费者保护启示

1. 鉴别要点:警惕无明确厂址、执行标准的产品,正规产品包装应含环氧乙烷灭菌标识;  

2. 维权路径:留存购买凭证,通过12315平台举报可疑商品;  

3. 行业革新方向:推动建立残次品溯源销毁系统,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生产垃圾全流程追踪。


此次事件不仅暴露了个别企业的道德沦丧,更折射出快消品行业"重营销轻品控"的积弊。当工业垃圾披上品牌外衣流入母婴市场,伤害的不仅是消费者健康,更是整个社会的信任基石。破解困局需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公众监督的三维治理体系,让"315"不再只是年度曝光,而成为日常守护。






文章转载自网络,由CHN大健康网整理发布,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或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info@healthcarechn.com,我们将尽快处理。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