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活检新突破:细胞外囊泡在颌面部肿瘤诊疗中的临床转化

2025-03-12

一直以来流传着一种说法,叫"上半张脸决定美,下半张脸决定丑"。这句话不无道理,大部分时候我们的视线都会集中人的眉眼区域,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常常听到有"一双漂亮的眉眼"这样的形容。


相反地,下半张脸却往往不会收获那么多的关注,很难听到某某有"一个美丽的颌面"类似的表述,但这并不意味着颌面对一个人美貌程度的判断不重要,只是当颌面变得重要的时候,它的影响往往是负面的。


严重的颌面畸形不仅会对咀嚼、呼吸、言语等基本功能造成障碍,更是对颜值的致命打击。口腔颌面部的组织类型和结构极其复杂,牙髓、牙周、骨、皮肤、神经等多种组织彼此协同,发挥重要且精细的功能作用。因此,口腔颌面组织损伤后的修复再生一直是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细胞外囊泡 (EVs) 作为在上世纪90年代发现的新兴生物分子,开创了新型无细胞疗法。传统的干细胞移植可能造成致瘤性、免疫原性等方面问题,而外泌体的生物相容性好,易于获得,可以通过旁分泌效应影响远端组织细胞,介导细胞间通讯和药物递送,便于靶向调控组织再生,展现出巨大的治疗潜力。

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2025年2月发表在《国际口腔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深刻的评论中深入探讨了 EVs 在口腔颌面部疾病中的多方面作用。

53901741326155829

该综述揭示了胞外囊泡存在于细胞、组织和体液等各种来源中,并参与牙齿发育、伤口愈合和免疫调节等关键生理过程。具体而言,唾液胞外囊泡在健康个体和患者之间差异很大,可作为非侵入性诊断指标。细胞外囊泡几乎存在于所有细胞类型和体液中,根据其大小分布和生物发生分为外泌体、微囊泡和凋亡小体。此外,该综述还讨论了工程化外泌体的潜在应用,其在肿瘤治疗、组织再生和修复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临床潜力;与天然外泌体相比,它们还表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靶向能力。


另外,该综述还讨论了外泌体临床转化相关的技术挑战,包括大规模生产和质量控制,并强调了克服这些障碍的巨大研究潜力。研究人员强调了胞外囊泡对口腔医学的变革性前景。研究人员表示:"我们的研究总结出,EVs 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多种口腔颌面疾病的有力工具。设计这些囊泡的能力为个性化医疗开辟了新途径。"

3211741326171249

这篇综述系统地总结了口腔颌面领域关于 EVs 的最新研究,并强调了工程化外泌体的潜在应用。它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旨在充分挖掘 EVs 的诊断和治疗潜力,开启个性化口腔保健的新时代。






文章转载自网络,由CHN大健康网整理发布,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或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info@healthcarechn.com,我们将尽快处理。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