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今天发布的一项新研究,出血(严重大出血)和高血压疾病(如先兆子痫)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2020年(即有公布的估计数据的最近年份),这些疾病分别导致约8万例和5万例死亡,突出表明许多女性在妊娠和分娩期间及之后仍然无法获得救命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
该研究发表在《柳叶刀全球健康》杂志上,是自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获得通过以来,世卫组织首次对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的全球更新。除了概述主要的直接产科原因外,研究还表明,其他健康问题,包括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贫血和糖尿病等传染病和慢性病,是近四分之一(23%)妊娠和分娩相关死亡的根本原因。这些疾病往往在发生重大并发症之前未被发现或未得到治疗,这加剧了全球数百万女性的风险并使怀孕变得复杂。
世卫组织性与生殖健康与研究司司长兼联合国人类生殖研究、发展和研究培训特别规划主任Pascale Allotey博士说:“了解孕妇和母亲死亡的原因对于应对全球持续存在的孕产妇死亡危机和确保女性在分娩时有最大的生存机会至关重要。这也是全球范围的一个重大公平问题——世界各地的女性在分娩前、分娩期间和分娩后都需要高质量和基于证据的卫生保健服务,此外还需要努力预防和治疗危及其健康的基础疾病。”
2020年,总共估计有28.7万例孕产妇死亡,相当于每两分钟就有一例死亡。世卫组织这项新研究指出,出血(主要发生在分娩期间或分娩后)占孕产妇死亡率的近三分之一(27%),还有16%的死亡源自先兆子痫和其他高血压疾病。先兆子痫是一种以高血压为特征的严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过晚,可导致出血、中风、器官衰竭和癫痫发作。
其他直接原因包括:败血症和感染;肺栓塞;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包括小产、宫外孕和与不安全流产有关的问题)的并发症以及分娩期间发生的麻醉并发症和损伤。
研究结果突出表明,需要加强孕产妇保健的关键环节,包括产前服务(以便能在妊娠早期发现风险并预防严重并发症);挽救生命的产科服务(可以处理出血或栓塞等分娩相关危急情况)以及产后护理。大多数孕产妇死亡发生在分娩期间或分娩后不久,由此这一时间段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窗口。然而,约三分之一的女性(主要来自低收入国家)在分娩后的最初几天仍未接受必要的产后检查。在人口层面,更广泛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可有助于降低非传染性疾病和营养不良等基础病症的患病率,这些病症会增加女性的风险。
世卫组织科学家、该论文的作者之一Jenny Cresswell博士说:“通常不只由一个因素,而是由许多相互关联的因素导致女性在妊娠期间或之后死亡,例如,先兆子痫会显著增加出血的可能性,还有其他一些并发症甚至可能在分娩后很久才发生。事实证明,对孕产妇健康采取更全面的方法可以为女性提供健康妊娠和分娩的最佳机会,并使其在分娩后能享受持久的生活质量——卫生系统需要能够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为她们提供支持。”
该研究利用了向世卫组织报告的国家数据以及经同行评审的研究。对于某些原因,数据仍然有限。作者们尤其呼吁提供更多关于孕产妇自杀的数据,目前只有12个国家具有此类数据。此外,大多数国家不报告孕产妇晚期死亡(即发生在分娩后一年中的死亡)数据,尽管一些疾病可能导致风险持续到分娩后很久。许多女性在分娩后难以获得后续护理,包括心理健康支持。
世卫组织致力于通过循证研究和指南,加强女性在妊娠、分娩和产后护理的连续过程中获得高质量、受尊重的服务。2024年,世卫组织和合作伙伴发布了防治产后出血的全球路线图,其中概述了应对这一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的关键优先事项。
同年,世界卫生大会194个国家通过了一项决议,承诺加强分娩前、分娩期间和分娩后的优质护理服务。为激励采取行动,2025年世界卫生日(距离可持续发展目标最后期限还有五年)将重点关注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该活动将呼吁大力加强工作力度,确保女性和婴儿获得行之有效的高质量护理,特别是在最贫穷的国家和危机环境中,大多数死亡发生在这些地方。除了生存问题,该活动还将展示更广泛关注女性健康的必要性,包括产后护理和支持。
这项题为“2009-2020年全球和区域孕产妇死亡原因:世卫组织系统分析”的研究更新了此前于2014年进行的涵盖2003-2009年期间的分析。在先前的分析中,出血也是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27%)。
有关数据通过三个主要途径得到确定:世卫组织死亡率数据库;世卫组织会员国发表的报告(孕产妇死亡率估算机构间小组数据库);以及通过书目数据库确定的期刊文章。孕产妇死亡原因按照《国际疾病分类——孕产妇死亡率》(ICD-MM)编码分为几类:流产(涉及小产、宫外孕和人工流产)、栓塞、出血、高血压疾病、妊娠相关败血症、其他直接原因和上述间接原因。
2025年4月将公布2000-2023年期间孕产妇死亡总数的新估计值,包括全球、区域和国家三级的数据。
文章转载自网络,由CHN大健康网整理发布,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或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info@healthcarechn.com),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