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不少人会发现梳头或洗头时,头发掉得比往常多了 —— 地板上的发丝、梳子上的断发、下水道口的缠绕,难免让人焦虑:“是不是头发要变少了?” 其实,秋季脱发多是季节交替的常见现象,但并非 “不可逆”。只要找准原因,做好 “内调” 养发根、“外养” 护发丝,就能有效防治秋季脱发,守住一头健康秀发。

一、先搞懂:秋季为啥容易脱发?3 个核心原因要知道
秋季脱发增多,并非单纯 “头发变差”,而是气候、身体状态与外界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 3 个关键原因:
1. 气候干燥:头发 “缺水” 变脆弱,易断易掉
秋季空气湿度大幅下降,头皮和头发的水分会加速流失。头皮干燥会导致毛囊周围环境变差,影响营养吸收;头发本身由约 90% 的角蛋白构成,缺水后会变得干枯、毛躁,弹性下降,稍一拉扯就容易断裂,进而出现 “断发型脱发”。
2. 毛囊 “换季休眠”:生理性脱发增多
头发的生长有 “生长期、退行期、休止期”3 个阶段,正常情况下,90% 的头发处于生长期,脱落的多是休止期头发(每天 50-100 根属正常)。但秋季气温下降,人体为适应 “阳气收敛” 的季节变化,部分毛囊会提前进入休止期,导致休止期头发比例升高,脱落量自然比春夏多,这种情况被称为 “季节性生理性脱发”,通常会在 1-2 个月后逐渐缓解。
3. 生活习惯变化:熬夜、饮食失衡加重脱发
秋季昼夜温差大,不少人会出现睡眠质量下降(如失眠、多梦),而长期熬夜会打乱内分泌,影响毛囊的正常新陈代谢,导致脱发增多;此外,秋季若过度 “贴秋膘”(如吃太多油腻、辛辣食物),或因食欲变化挑食偏食(如少吃蔬菜、水果),会导致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而头发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撑,营养不足会直接导致发根变弱,出现 “营养性脱发”。
二、内调:养出强韧发根,从 “吃、睡、情绪” 入手
头发的健康与否,根源在 “体内”。内调的核心是为毛囊提供充足营养、稳定内分泌,让发根 “扎得稳、长得壮”。
1. 饮食:多吃 3 类 “养发食物”,补足毛囊营养
毛囊的生长需要蛋白质、维生素(B 族、C、E)、微量元素(铁、锌、硒)等多种营养,秋季可重点补充以下食物:
优质蛋白质: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缺乏蛋白质会导致头发干枯、易断。推荐吃鸡蛋(每天 1 个,蛋黄含维生素 B 族)、瘦肉(牛肉、鸡肉,补铁又补蛋白)、鱼类(三文鱼、鲈鱼,含 Omega-3 脂肪酸,缓解头皮干燥)、豆制品(豆腐、豆浆,植物蛋白易吸收)。
养发维生素:B 族维生素(如维生素 B2、B6)能促进头皮新陈代谢,减少油脂分泌;维生素 C 帮助铁吸收,预防 “缺铁性脱发”;维生素 E 保护毛囊免受自由基损伤。推荐吃菠菜(含 B 族、铁)、西兰花(含维生素 C、E)、坚果(核桃、杏仁,每天 1 小把,补维生素 E 和锌)、橙子(含维生素 C,避免过量吃凉)。
微量元素:铁缺乏会导致毛囊供血不足,出现 “脱发 + 头发发黄”;锌缺乏会影响毛囊生长周期。推荐吃动物肝脏(猪肝、鸡肝,每月 1-2 次,每次 50g,补铁)、黑芝麻(磨粉加粥或做芝麻糊,补硒和维生素 E)、牡蛎(每周 1 次,补锌,但脾胃虚寒者少吃)。
同时要避开 “伤发饮食”:少喝含糖饮料(高糖会导致头皮油脂分泌旺盛,堵塞毛囊)、少吃辛辣油炸食物(如火锅、炸鸡,易加重头皮炎症)、少喝酒(酒精会影响营养吸收,导致毛囊营养不良)。
2. 作息:睡够 7-8 小时,给毛囊 “修复时间”
毛囊的新陈代谢主要在夜间进行(尤其是 22:00-2:00),长期熬夜会让毛囊 “加班”,无法正常修复和生长。秋季建议 21:30-22:00 准备入睡,保证 7-8 小时睡眠,让内分泌稳定,为毛囊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若入睡困难,可睡前 1 小时泡温水脚(加少量艾叶)、喝半杯温牛奶,帮助放松入睡。
3. 情绪:少焦虑、别紧张,避免 “精神性脱发”
秋季易因 “万物凋零” 产生低落情绪,而长期焦虑、紧张会导致体内 “应激激素”(如皮质醇)升高,刺激毛囊提前进入休止期,引发 “精神性脱发”。可通过 3 种方式调节情绪:
每天抽 15 分钟做 “放松运动”:如瑜伽、慢走、深呼吸,缓解压力;
多接触自然:周末去公园赏秋、晒太阳,阳光能促进血清素分泌,改善情绪;
培养小爱好:如养花、练字、听轻音乐,转移注意力,减少对 “脱发” 的过度关注(越焦虑越容易加重脱发,形成恶性循环)。
三、外养:护好发丝与头皮,减少 “物理损伤”
内调养发根,外养则是减少头发和头皮的 “外界伤害”,避免断发、掉发加重,让头发更顺滑强韧。
1. 清洁:选对洗发水,洗头 “3 不做”
秋季头皮易干燥,清洁时需避免过度清洁或清洁不足,关键在 “选对产品 + 正确方法”:
选洗发水:干性头皮(洗头后 1-2 天头皮仍干燥、有头屑)选 “滋润型”(含透明质酸、神经酰胺);油性头皮(洗头后 1 天就出油)选 “控油舒缓型”(含茶树精油、水杨酸,但避免长期用强控油款);敏感头皮(易发红、痒)选 “无硅油、弱酸性” 款,减少刺激。
洗头 “3 不做”:
① 不天天洗头(干性头皮 3-4 天 1 次,油性头皮 2 天 1 次,过度清洁会洗掉头皮油脂,加重干燥);
② 不用指甲抓头皮(用指腹轻轻揉搓,指甲易划伤头皮,引发炎症);
③ 水温不太高(38℃左右,接近体温,水温过高会烫伤头皮,损伤毛囊)。
2. 护理:少烫染、用对护发素,减少 “机械损伤”
秋季头发本身脆弱,过度护理或不当操作会加重断发:
少烫染:烫染剂中的化学物质会破坏头发的毛鳞片,让头发更干枯易断,秋季建议 6 个月内不烫染,若已烫染,每次洗头用 “修护型护发素”(涂在发梢,避免涂头皮,防止堵塞毛囊)。
吹发有技巧:洗头后先用干发帽吸干水分(不要用力搓揉,避免摩擦断发),吹发时用 “低温档”,吹风机距离头发 30cm 以上,吹到 “半干” 即可(完全吹干会让头发更干燥),吹发时可配合梳子轻轻梳理,让发丝更顺滑。
梳头选对工具:避免用塑料梳子(易产生静电,拉扯头发),选木质梳或牛角梳(减少静电,按摩头皮),梳头时从发梢开始,慢慢向上梳,避免直接拉扯发根(尤其是湿发时,头发更脆弱,易断)。
3. 防护:避开 “外界刺激”,给头发 “加保护”
秋季的风、紫外线、干燥空气,都会对头发造成伤害,需做好 3 点防护:
出门戴帽子:大风天或阳光强时戴宽檐帽,避免风吹导致头发毛躁、紫外线晒伤发丝(长期紫外线照射会让头发色素流失,变得干枯);
室内加湿:空调房或暖气房(北方秋季已开始供暖)空气干燥,可放加湿器(湿度保持 40%-60%),避免头皮和头发水分过快流失;
少用 “热工具”:如卷发棒、直发夹,高温会直接损伤毛鳞片,若必须用,先涂 “隔热护发精油”(涂发梢),温度调至 180℃以下,减少伤害。
四、提醒:这 2 种情况的脱发,别等 “自愈”,及时就医
秋季脱发多为生理性,但如果出现以下 2 种情况,可能是病理性脱发(如脂溢性脱发、斑秃),需及时去医院皮肤科就诊:
脱发量持续增多:每天掉发超过 100 根(可在洗头后数掉发,或用 “拉发测试”:用手指捏住 50 根头发,轻轻拉扯,掉发超过 5 根则异常),且持续 1 个月以上;
出现 “局部秃斑”:头皮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 “光秃秃” 区域(直径 1-3cm),或头发变得明显稀疏(如头顶能看到头皮),伴随头皮发红、痒、出油异常。
秋季脱发并不可怕,关键是 “分清原因、内调外养”。只要坚持给毛囊补营养、护好头皮和发丝,减少外界伤害,大部分季节性脱发都会逐渐改善,让你在秋天也能拥有一头健康强韧的秀发。
文章来源自网络,由CHN大健康网整理发布,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或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info@healthcarechn.com),我们将尽快处理。